(相关资料图)
8月6日,由贵州省科协主办,贵州中科天文教育先进技术研究院、贵州省天文学会承办的首届贵州科技节“天演·聚智·领航——天文论坛”之“下一代射电干涉阵列发展前瞻”分论坛在贵阳举行,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射电干涉阵列跨区域合作、相控阵馈源技术、平台建设、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。
“地球的空间天气系统主要受太阳的影响,太阳剧烈的爆发活动喷射的物质和能量到达近地空间后,可引起地球空间环境强烈扰动,从而影响人类活动。所以对空间天气进行观测要解决的问题是监视太阳、行星际的传播过程以及磁层等。”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阎敬业介绍,位于四川甘孜稻城的稻城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(DSRT)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太阳射电监测“综合孔径相机”,DSRT阵列由313个6米口径抛物面天线组成,所有天线均匀分布在直径1000米的圆环上。系统可以高质量监视太阳的爆发活动,实现连续成像成谱观测,为太阳物理和空间天气研究提供自主数据。
“目前的电波环境愈加复杂,频率向高频发展,卫星业务日益增多,对目前运行的望远镜如何保护或如何找到使用频段的地域,应加强和国家、各地无线电管理部门的合作,消减已有干扰源,建立和维护无线电宁静区,进行统一管理和协调,保留射电天文观测的净土。”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建斌说。
论坛上,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阵面系统研究室副主任周浩,齐鲁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张洁,贵州师范大学赵汝双分别以《相控阵馈源技术及天文应用》《“齐鲁探天”分米波阵列》《贵州快速射电暴干涉望远镜阵》为题作了交流发言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罗秋红
编辑 梁珍情
二审 袁航
三审 岳振
关键词: